第八百二十四节 难道是天意(2 / 2)

刘进矢志要与其父祖比肩……

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理想。

只是,等他登基,面对这君王的现状,他能坚持几年呢?

心中胡思乱想之时,就听得天子起身道:“朕昨夜接得大鸿胪急奏……建节使,侍中任立政于乌恒榷市遇刺……如今生死不明……”

“卿等都说说看,此事,朕该如何决断?”

张越立刻打起精神,临襟正坐,两只眼睛,在与会大臣们身上扫来扫去。

就见大鸿胪戴仁,起身出列,奏道:“臣大鸿胪仁,昧死以奏陛下:侍中任立政,身负钦命,使于乌恒,今其遇刺,臣愚以为乌恒诸部君长,难辞其罪!”

“陛下宜当遣将军,分列侯,统大军,问罪于彼!”

这话真的是杀气腾腾,就差没有说,假如陛下不这样做的话,我汉家就要颜面扫地,臣恐怕将来夷狄会轻中国。

这也是大鸿胪的本性了。

汉之大鸿胪,写作大鸿胪,读作战争部。

名义上是管外交的,实际上却是拼命煽风点官集团身上。

假如连他们都支持战争的话,那么,战争必将到来!

因为,天子不可能否决文武的一致意见。

只是……

刘屈氂回头看了看自己身后的大司农桑弘羊和守少府公孙遗,见这两位掌管汉家财政的同僚,都是低头眼观鼻,鼻观心。

刘屈氂就暗骂了一声:“一群狐狸!”

但他是丞相!

而且是实权丞相,不是石庆、公孙贺那种摆设。

没有办法,他只好硬着头皮出列拜道:“陛下,臣以为不可!”

“如今春耕在即,国家不宜兴兵动武,且夫去岁关中大旱,太原仓军粮奉命入关赈灾,今其存粮已不足百万石……”

“此外,家上南下,奉诏督办治河之事,所需耗费甚大,国库无力在此时抽出钱粮……”

刘屈氂说的自然都是实话。

听着他的话,戴仁和将军们,没有半分沮丧和不满。

因为,其实他们也只是想试试而已。

反正,试试又不要钱,万一天子同意了呢?

那不就是赚到了?

虽然说,他们都清楚,这是不可能的!

不然,去年天子就已经批准了李广利的那几个作战计划,现在朝堂上应该谈论的内容,就该是如何与匈奴单于会猎于天山之南的事情了。

如今,他们鼓噪和宣扬战争,目的也只是为了造势。

漫天要价,落地还钱嘛。

所以,戴仁立刻就道:“陛下,臣以为丞相所言非也!汉使,天子使也!持节出使,如天子亲临,若使者在外,为人杀戮,而朝堂不能有所回应,夷狄恐怕将以为中国无人也!”

“虽然丞相所言,不无道理,然则臣以为,汉家威严,决不可轻侮!”

这就是在给张越造势了,让张越听着,非常满意。

刘屈氂听着,却是不知此事,立刻回道:“大鸿胪所言差矣,且不说如今使者遇刺之事,事实未清,不宜早下定论,且夫,乌恒诸部,本为汉藩,轻易刀兵相见,恐怕是亲者痛,仇者快!”

刘屈氂看向天子,深深俯首,拜道:“臣愚见,当遣使持节,往乌恒厘清真相,再做决定!”

天子听着,却是满脸古怪。

昨夜张子重毛遂自荐,请缨出使,镇抚乌恒,这个事情好像没几个人知道吧?

最起码,刘屈氂不清楚吧?

这难道是天意?

天子感觉糊涂了。</content>

本书来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