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 菩提达摩(2 / 2)

曇林《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及序》:「西域南天竺国人,是大婆罗门国王第三子。」

《洛阳伽蓝记》:「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,波斯国胡人也。」

《续僧传》:「初达宋境南越,末又北度至魏。随其所止,诲以禪教」

《楞伽师资记》:「魏朝三藏法师菩提达摩,承求那跋陀罗三藏后。」

《续僧传》〈慧可传〉:「初,达摩禪师以四卷楞伽授可曰:我观汉地,惟有此经,仁者依行,自得度世。」

推求那跋陀罗為初祖,菩提达摩為二世,下以神秀為七世。

梁武帝是篤信佛教的帝王,他即位以后建寺、写经、度僧、造象甚多,他很自负地询问达摩:「我做了这些事有多少功德?」达摩却说:「无功德」。武帝又问:「何以无功德?」达摩说:「此是有為之事,不是实在的功德。」武帝不能理解,达摩即渡江入魏。记敦煌出土的佚名《歷代法宝记》

《会元达磨章》:「达磨寓止嵩山少林寺,面壁而坐,终曰默然。人莫测之,谓之壁观婆罗门。」

《释门正统》:「独以真法如是安心,谓壁观也。」「客尘偽妄不入曰壁。」

曇林《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及序》:「亡心寂默之士,莫不归信,取相存见之流,乃生讥谤。」

《释门正统》:「禪宗者,始菩提达磨,远越荒岭,来於此土。初无不立文字之说,南泉普愿,始唱别传不立文字见性成佛。」

《碧岩》:「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器,遂泛海得得而来。单传心印,开示迷途。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见性成佛。」

《禪源诸詮集都序》:「达摩以壁观教人安心云,外止诸缘,内心无喘,心如墙壁,可以入道,岂不正是坐禪之法?」

《传灯录》:「為二祖说法,祗教曰;外息诸缘,内心无喘,心如墙壁,可以入道」

《金刚三昧经》说的理入是「觉观」,而「壁观」是达摩传出的独特禪法。

曇林《略辨大乘入道四行及序》:「行入者,所谓四行;其餘诸行,悉入此行中。何等為四行?一者报怨行,二者随缘行,三者无所求行,四者称法行。」

《续高僧传、习禪篇》:「大乘壁观,功业最高,在世学流,归仰如市。」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