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二章 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(2 / 2)

黄安谨《〈儒林外史〉新评》的序言说:「《儒林外史》一书,盖出雍乾之际,我皖南北人多好之。以其颇涉大江南北风俗事故,又所记大抵日用常情,无虚无缥缈之谈;所指之人,盖都可得之,似是而非,似非而或是,故爱之者几百读不厌。」

闲斋老人《〈儒林外史〉序》:「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: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;有依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;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,被人看破耻笑者,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,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。」

夏志清《中国古典小说导论。儒林外史》所说:其「第三部分(第三十七回至五十四回)由一组形形色色的故事混杂而成,没有明确的构思。..总的看来,这一部分留给人们一个严重的不匀称的印象。」
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,又名《晚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,是由笔名「我佛山人」的晚清吴趼人所作的长篇章回小说。

全书由「死里逃生」在市集上碰到一位大汉卖「九死一生」的笔记展开序幕。「九死一生」是这部小说的第一人称主人翁,由於其认为在乱世中能够侥幸活着实在是九死一生,因以此为号焉。

一开始时主人翁为父奔丧,但家族的长辈与父亲的友人却觊觎他家的财产。所幸受到一位官人的帮助,并与之结交,之后便在他手下经商,游遍中国各地,藉此描写当时乱世的总总现象,最后终於经商失败。

书中刻意夸张人性的丑恶,尤其着重於洋场与官场,有些部分未免过度是一败笔,但也是晚清谴责小说多少带有的通病。

《官场现形记》,晚清谴责小说,共6o回。作者李宝嘉(1867-19o6),字伯元,号南亭亭长,江苏武进人。

本书体裁仿《儒林外史》,由一系列独立人物故事连接而成,光绪29年(19o3年)於《世界繁华报》连载,至光绪31年止。

本书直指封建官僚胥吏习性与官场黑暗**,军机大臣「华中堂」在京城开个古董店,专门经营卖官生意。

整本书几乎没有好人,只有坏人,连慈禧太后也承认「通天底下一十笔生动,大受好评。本作也是刘鹗唯一的小说作品。(未完待续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