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1946年3月8日,宋仔文为了稳定法币汇率,及稳定国内经济,制定了放开外汇兑换、黄金兑换的政策——法币的官方汇率是1美元兑换法币2020元,17家指定银行可以自由兑换;同时中Y银行开始在公开市场买卖黄金,每个金条(10两)售价为法币165万元,折合每克3300元。
听闻这个消息后,陈光良第一反应就是——宋仔文太过理想化了。
宋仔文自以为国民政府已经掌握了国家的经济,包括航运、纺织、金融等各行各业,目前70%都是国营资本;与此同时,国民政府手中持有大量的美元、黄金,以及得到美国的贷款支持。
他便觉得自己能稳定国内的形势,冒然出台这样的政策。
实际上,宋仔文属于自掘坟墓。
本来国民政府就已经烂透,怎么折腾都属于无救,还不如手握美元、黄金,以及大量的物资,先搞定国内的局势再说。这样一来,至少‘财富’不会流入民间。
当然,陈光良对国民政府如何败的,已经没有兴趣。
沪市,宁波路,平安银行大厦。
以夏高翔、张树年、郭德明为‘三巨头’的核心管理层,正在进行秘密商议。
此时的平安银行,依旧是正常展开业务,而且是第一时间在沪恢复营业。
当年的‘挤提风波’早已经成为过去时,由于当时并未造成资金拖欠,所以部分储户只是损失了一些利息;更何况,在后来舆论也变成是有人故意散播言论,造成平安银行挤提,故平安银行是受害者。
如今,平安银行的存款依旧很可观,至于投资业务,仅剩下新丰纺织一家工厂。
夏高翔说道:“老板的意思是,让我们尽可能的化整为零去兑换美元或黄金,法币坚持不了半年时间,必将迎来大贬值。另外,老板还希望平安银行收购他手中的香格里拉饭店股权,然后将资金存入香港平安银行。”
说白了,就是用储户的资金,买下陈光良手中的物业。
而一旦法币贬值,平安银行则持有大量的外汇和黄金,那么相当于储户的钱贬值了,而平安银行则‘空手套白狼’赚了钱。
郭德明点点头,说道:“老板怕是认为内战已经无法避免,甚至更进一步,由于国民政府的腐败享乐,恐怕.”
张树年震惊的说道:“不会吧,就军队而言,国民政府是其数倍,武器更是天壤之别国民政府就是再腐败享乐,也不至于输掉战争。”
郭德明没有争辩,只是说道:“但不管怎么说,沪市经济的情况,大家是看到的;另外,内战也是有可能发生的。总之老板的做法很明确,我们也知道他很少判断错误,所以还是尽可能兑换外汇和黄金吧。”
三人没有意见,很快制定具体的策略。
直接兑换美元和黄金,肯定是不行的,要是被国民政府财政部发现,一定会搞个银行挤提收拾平安银行。
所以,只能是化整为零,暗地里兑换。
夏高翔感叹的说道:“这一次国民政府太自信了,一旦大家都如此做,法币信誉必然维持不住,若再有内战,法币不知道贬值到何种程度。”
张树年继续略微看好国民政府,他说道:“国民财政部的想法很简单——他们拥有庞大的黄金储备和美元储备,以及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。更何况,现在国民政府已经控制着华夏70%的工业和经济,说白了,现在都属于官府。”
战后,国民政府迅速通过接收来自日本的战利品,宋仔文的‘托拉斯’梦想也已经实现,成为华夏的摩根。
在航运上,招商局迅速通过接收日本的船只,以及再利用贷款购买美国和加拿大的商船,在江河运输、沿海运输,甚至是国际运输,都迅速发展起来;而民营航运公司,由于船当初被征用炸毁,成为无船可用的处境。
在纺织上,华夏纺织迅速接收日本的裕丰纺织、丰田纺织等等,一举占领华夏纺织业70%以上的份额;而民营纺织企业,受到各种复工的困难,国民政府不仅不给帮助,反而各种刁难(进口设备,卡外汇的脖子,不予贷款等等),所以民营纺织复工困难。
在金融上,国民政府控制着大概17家银行,据是这些年吞并的民营银行。
其它方面,南洋烟草、化工等等,基本都被国民政府利用企业急需贷款,而逐步吞噬其股权,或全权控股,或成为大股东等方式。
宋子文大概正是看到自己的‘大型托拉斯组织’已经完成,才决定开放外汇和黄金,去稳定法币。
但很显然,他低估了这个时代富人所看所想,很多富人都看到了国民政府腐败的一面,信心早就丧失。
会议室里,讨论还在继续。
平安银行到底准备兑换多少美元,购买多少黄金,这都需要详细计算的。
郭德明也说出一个关键的问题:“这段时间,银行的法币存款必然减少,因为大家可能都会选择去购买黄金和美元。所以非定期的存款,怕是不能动。”
夏高翔点点头,说道:“不错.不过我们出售新丰一场的地皮,以及出售了一些纺织机械,手中也有不少自有资金,这些可以兑换。另外,再考虑购入香格里拉饭店股权的资金,这部分需要兑换,然后运至香港;最后,便是储户的存款,我们可以考虑一个适中的数字去兑换,我觉得10亿法币比较合适。”
10亿法币,差不多就是50万美金。
如今的平安银行,毕竟不是巅峰时的平安银行,能力也有限。
“好,老板说香格里拉饭店的55%股权,他只要30万美金,再加上我们的自有资金,总计要兑换100万美金或黄金。”
“嗯,差不多是这个数字。”
陈光良再次来到汇丰银行大厦,这一次摩士大班的秘书在汇丰银行正门口等待他,这一幕让很多人汇丰的英国籍员工惊讶——一个华人,居然被汇丰大班安排秘书等待。
“陈先生请”
“请”
不理旁人的惊讶,两人随即上楼。
“他是谁?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礼遇?”
“我只是听说,香港有一个人,持有大量的汇丰银行迫签港币,这个人就是平安银行的老板陈光良。莫非,是他?”
“天啦,这是疯了么,我们和港府已经宣布不予承认迫签港币,他居然还持有大量的迫签港币,所以他想做什么?”
“不知道。但我们大家其实都知道,最近半年因为迫签港币的事情,港府和汇丰银行的信誉一直不好,很多人持迫签港币的人纷纷奔走。”
“莫非.”
在大家背后议论的同时,陈光良已经来到摩士的办公室,这一次还有两位汇丰银行的高层。
坐下后,摩士很快就道明邀请的意图,他这一次诚恳的说道:“陈先生,不知道你手里有多少迫签港币?”
陈光良明白,汇丰现在服软了。
因为迫签港币的事情,汇丰银行信誉很不好,毕竟一些持币的人都是富裕人士,他们如果对汇丰信誉感到失望,那么就会选择其它银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