……
朱厚照当晚没有去赴张太后的宴席。
朱厚照知道老娘想让他跟皇后合卺,顺带生出皇孙来,让大明后继有人,但在朱厚照看来,自己还年轻,根本不用为子嗣问题发愁,而且他被一些历史上的事件影响,认为如果自己有了太子,就会有人借此做文章,惦记他的皇位,所以对于生儿子一点都不热衷。
在小拧子跟朱厚照奏禀说宫市已恢复时,朱厚照犹自带着几分怀疑,觉得小拧子是在说大话,因为时间毕竟太急了。但等他跟小拧子到了宫市所在的撷芳殿外,看到披红挂绿的楼宇,还有川流不息的行人,突然感觉自己置身于传说中繁华的唐宋夜市,眼前不由一亮。
“小拧子,你花了不少心思啊!”朱厚照很感慨。
朱厚照到底明白事理,自己临时让小拧子为自己准备宫市,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场面支起来,就算只是个好看的轮廓也不容易。
小拧子眉开眼笑:“为陛下做事,奴婢当然要尽心竭力,不敢有丝毫怠慢。”
朱厚照会心一笑:“别说你胖你就喘,先过去看看,别徒有其表才好,如果金玉其外败絮其中,朕还是会罚你!”
说者无意听者有心,小拧子顿时担心起来,他所见毕竟只是个轮廓,至于具体事项,是否能达到李兴等人的承诺,小拧子心里实在没底,他只是负责张罗,所有细节落实都靠张苑和李兴等人完成。
小拧子带着惴惴不安的心情跟朱厚照一起进入喧闹的宫市中,很快便领略到不同的风土人情,这里俨然不是大明寻常夜市。
“很好,很好!”
朱厚照走进灯钱是吧?我买了!”
场面突然僵住了,小拧子感觉危机正在逼近,但见那卖东西的太监果然把挂件卖给手上拿着铜板的宫女,浑然把朱厚照视作不存在。
“有没有先来后到?”朱厚照不满意了。
那太监大咧咧道:“就算在宫里做买卖,也是谁先出钱归谁,这才是先来后到!”
此时朱厚照和小拧子不知道的是,这次宫市并非徒有其表。
在这一年多时间里,宫内太监和宫女发生更迭,再加上朱厚照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,宫市内只有少数人认识朱厚照,像这些出来“做买卖”的太监和宫女,绝大多数都不知道皇帝长什么样。
而李兴之前交代过,以后宫里会不定期进行类似于“交流会”一般的活动,今天的宫市属于试运行,很多人到宫市来,根本不知是为了陪皇帝胡闹,还以为这是宫里的管事太监给予方便,让宫里人可以互通有无。
这才发生先前一幕。
“公子!”
小拧子跟朱厚照去过真正的市集,知道小皇帝在人前不想泄露自己的身份,问题是这里毕竟是宫市,与外面终归有所不同,生怕朱厚照发钱进来听书喝茶,到后面这小小的二层小楼内已挤满了人。
“有趣,有趣!”
朱厚照听了一会儿,觉得非常好玩,这跟他以前听书看书的氛围完全不同,就算那些太监和宫女并非是真正的市井中人,但也是个合格的听众,会随着张苑说书的起伏而有情绪的波动变化,说到精彩之处也会赢得满堂彩。
这可比朱厚照一人听说书有趣多了。
小拧子见朱厚照听得津津有味,心里纳闷儿:“这张公公挺有能耐啊,不想让他出来面圣,他就子找这么个机会,还把故事说得这么好,他从哪儿学来的本事?”
小拧子当然不知道,张苑进宫前只是市井升斗小民,屁事不干好吃懒做,当年沈家说书听书的茶铺子就是他给经营倒闭的。
张苑虽然没有韩五爷说书的本事,但始终耳濡目染,到宫里来糊弄一群没见过世面坐井观天的人,还是绰绰有余。
过了大约半个时辰,朱厚照听得有些累了,不由打了个呵欠。
张苑好像非常明白朱厚照的心意,一拍醒木道:“……诸位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!”
下面的听众不干了,嗡嗡声不绝于耳。不过大多数人都认识张苑,知道这位乃是御马监掌印太监,不好惹,只能在抱怨声中离开小楼,这些人跟朱厚照的心思基本一样,想去看看宫市内还有什么好玩的地方。
这就好像是一场盛大的化妆舞会,虽然那些太监和宫女是演员,但他们是参与者,平时在宫里沉闷久了,难得有这么好玩的地方,也想放松找找乐子。
“朱公子!”
张苑走到朱厚照跟前,微微行礼。
朱厚照笑道:“以前没看出来,张公公还有这本事?”
张苑苦笑道:“都是混口饭吃……”
这话说出来,显然不合适,也是他许久没面圣显得太过紧张,以至于有些语无伦次,朱厚照没有见怪,笑着问道:“朕刚到这里来,不知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地方,麻烦张公公给引个路?”
张苑喜不自胜,先看了小拧子一眼,发现小拧子正用不善的目光瞅着自己,干脆把头侧向一边,对朱厚照恭敬地说道:“能为公子效命,是老奴的福气,正好这里有一些新颖的助兴节目,公子不妨随老奴一起去看看?”
“好,哈哈!”
朱厚照红光满面,小眼睛里满是兴奋,显然对小拧子安排的这一切非常满意。
本书来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