孙权大怒,”没了粮草就不能打仗了吗?况且我们没有粮草,寿春城内有!我们这叫置之死地而后生!只要我们一鼓作气,拿下寿春,就还能反败为胜!“
”唉,陛下,您看看,我军现在的样子,还能攻城么?没了粮草,我们拿什么攻城!“全琮恨恨地说。
”不行啊,退兵了,就再也不回来了,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!“孙权仍在咬牙坚持。
”陛下!“全琮忽然跪下,”您知道,如今我军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吗?“
孙权低头不语。
全琮见状,声泪俱下地说:”攻城四十多日,我军因为伤亡和疫病,已经折损了数万将士。如今,兵无斗志,将无战心,士卒疲惫,疾病流行,我们已经失去了攻城的最佳时机!“
全琮顿了顿,”眼下,合肥粮草被烧,营中的粮草,已经不足三日了,不足三日了陛下!您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?意味着我们马上就要断粮,数万大军就要饿死在这淮南大地上了!如果我们还不从速决断,即使我们想安然退回江东,都做不到了!没了粮食,士卒们很快就会逃散,到时候魏军只要派出一股骑兵,陛下连同我等,都要成为阶下之囚!“
孙权抬起头,目光闪烁,仍然没有言语。
”陛下!“全琮磕头道:”末将知道今天冒犯了龙颜,可是陛下就算是杀了末将,末将也要说!十万大军伐魏,这是国本啊,国本不存,大吴的天下就完了!请陛下,速速下令退兵,为东吴,留下一些男儿吧!“
众将也一齐下跪,”请陛下退兵,为东吴保留一些男儿吧!“
孙权连连后退,痛苦地闭上眼。良久,他缓缓地睁开眼,环视了一遍众人,叹了一口气,上前扶起全琮,”朕,后悔啊,后悔不听子璜之言,不该下令狂欢休整,更不该下令增调合肥守军,这才给了敌人可趁之机,才有了今日的祸事。“
全琮顿觉难受,”陛下快别这么说,末将也有愚钝之时,王凌诈降,也都怪末将一时不查,错过了最佳的破城时机,否则今日也不至于如此,末将才是万死难恕!“
孙权拍了拍全琮,”你我君臣皆有错,待我们返回江东,定要好好躬身自省才是!“
众人一听,陛下这是同意退兵啦?
”陛下.....“全琮吃惊地问道,”是说退兵吗?“
孙权默默点点头,”事已至此,别无他法了,子璜你是卫将军,都听你的安排吧。“
全琮收起泪水,郑重地抱拳道:”诺!“,然后他转身对亲兵说,”拿地图来!“
待地图铺开,全琮指着上面说道:”此地距离巢湖我军退兵渡口,尚有近四百里。大军丢失辎重,全速撤退,日行四十里,仍需十日方可到达,而营中粮草只够三日之用,诸位以为该如何?“
众人大惊,这意味着退兵半路上就要断粮,这万一要是营中闹事哗变,数万大军可是说散就散了!
”唯今之计,只要一个办法了!“全琮皱紧了眉头,用手一指,”令合肥守军迅速弃城,分拨人马,一路将城中剩余粮草集中起来,速来与我退兵大军汇合,解燃眉之急;一路火速前往巢湖渡口,督运大军粮草,迅速北上接应;如此盘算下来,我军或许可以撑到巢湖渡口。安然渡江,便是万幸了!“
”什么?放弃合肥?这可是我军血拼多年,好不容易才夺下的!“孙权不可置信地叫道。对他而言,合肥象征着耻辱,好不容易拿下,怎肯轻言放弃?
”陛下!“全琮急道:“这都什么时候了,还在乎一个合肥?我军退兵以后,合肥如同弃子,留守不易;况且一个合肥,和我数万大军的安危相比,孰轻孰重呢?”
孙权一时愣住了。
全琮见状连忙进谏,“陛下,丢了一个合肥,我们日后还能夺回来,可要是这数万大军没了,大吴可有亡国之忧啊!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。只要我们能安全返回江东,就能有重振旗鼓的一天!请陛下不要犹豫了!”
孙权闭上眼,点点头,“好,一切就依子璜说的办吧。朕,累了,想歇息一会,你们出去吧......"
众人相互看了一眼,”诺!“便依次退出了草棚。
半日后,一切都安排妥当,派给合肥的传令兵已经先行出发。
为了让大军能够多熬过一些时日,全琮还下令将营中口粮每日减半,同时为了避免将士心生不满,令各级将校都尉好生安抚兵士。
”陛下.....“全琮小心翼翼地说道,”都安排妥当了,就等您下令了.....“
此刻的孙权,正骑在马上,朝远处的寿春方向眺望,”再等一会,朕,还想再看一眼寿春!“
在落日的余晖下,孙权的背影显得有些落寞。
他曾是多么英姿勃发!遥想当年,破操赤壁,禽羽荆州,败备夷陵,此三者都是当世雄杰,皆摧其锋,然后建国称帝,号称吴大帝!这是怎么样的意气风发,怎么样的雄心壮志呀!
可如今,发动倾国之兵,十万人马,尚且不能拿下毫无救援的淮南寿春,又凭什么去和诸葛亮的灭魏大军平分天下,乃至争霸天下呢?
五十二岁的孙权在这一刻,似乎老了很多,像一个垂垂老者,满含着深情望着这片淮南大地。
”这是朕,生平遇到了最大的失败,也许也是最后一次失败.....“孙权缓缓闭上眼,泪流满脸,”朕今年已经五十有二了,古人云,人生五十古来稀,朕,还剩下多少光景?不知有生之年,还能不能再踏上这淮南的土地,看到我东吴的战旗,插上寿春城头?“
众将一听皆潸然泪下。
”陛下放心!末将朱桓,就算是拼了这颗项上人头,也定会为陛下夺取寿春!请陛下拭目以待!“前将军朱桓擦干泪水,站了出来。
”末将全琮,此生誓要夺取寿春!“
”末将胡综!“
”末将周承!“
”末将陈表!“
”末将太史享!“
.....
”此生誓死夺取寿春!“
孙权转过头,看了一眼众人,欣慰地点了点头,随即挥了挥手。
”传令,退兵。“
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