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章 清明螺(十)(1 / 2)

大理寺小饭堂 漫漫步归 2240 字 13小时前

虽说解释的很是透彻了,可对于两个半道学习中原文化的西域老仆而言还是有些难以理解,只是虽不懂,却牢牢记住了自家小主子的交待,点头道:“我等知晓了。”

中原文化虽然源远流长,也确实精彩瑰丽的很,可再美……他们的根终究不在这里。这一点,用中原的汉话来讲便唤作‘叶落归根’,总要‘魂归故土’的。大抵是因为心里始终有着这样一个念头,是以不管怎么学那中原文化,总是难解其意。

当年踏入长安时,他们是带着满腹的大宛传承文化入的长安,虽然彼时自己的年岁也不大,在长安呆的岁月之久也早已盖过在大宛生活的那些岁月了。可人自幼童长大成人,那最重要的一段时间是在大宛度过的,根长在大宛,自然始终难以融入中原。反观小主子踏入长安时还是个孩子,自幼童长大成人,最重要的那段年岁是在长安度过的,自也除开这张一眼望之便与寻常汉人不同的脸之外,其内里就是个活脱脱的土生土长的长安人,对中原文化的了解也远比他们更透彻。

甚至,不止了解中原文化,对这长安城一番权贵之间的争斗更是远比他们更要关心。

这幅样子……好似当真是将自己当作真正的大荣人了,而不是一个出生大宛流落在外的王子。作为一个大宛人,自是想劝小主子的,可想到大宛传来的那些消息,他们思念的是大宛那块地方,钟情的也是大宛那一方的水土,可大宛那块地上的人却并不欢迎他们,甚至……还希望他们永远都不要再回去了。

我念故土,故土之上的人却并不欢迎我等,这等感觉当真是叫人难受的紧。

不过……不重要了,小主子曾经劝慰过他们:那块地上的人不欢迎自己不重要,中原有句话叫做‘强扭的瓜不甜’,人是活的,有喜恶,有私心,会因利益而生出纷争排斥血脉相连的族人,在有些人的眼里,再亲的血脉也是比不过利益的。可那块地是死的,并不会排斥与驱赶他们,对他们大宛人而言自是无比重要的。

当然,虽然重要,可那块地……也不是想回去便回去得了的。至少不是眼下一个在大荣有些银钱的质子王子想回去便能回去的,需要时机。

“我等来长安时,除了个可容身提供简单三食的驿馆之外,也没有旁的了。眼下,却是有了银钱,在这块寸土堪比寸金的地方攒下那么大一个地方开食肆,已是很好了。”大宛质子王子笑着说道。

说这话的人是在笑,可听这话的却是在哭:“小主子是大宛的王子啊,便是按顺序,待王魂归入土之后,坐上那位子的也该是小主子啊!”

“中原有嫡长承袭之制,唔,就是按出生顺序来继承家里的家业,可咱们大宛又哪里来的这规矩?”大宛质子王子摇头道,“更遑论,即便是规矩制度这般完善的大荣,也不见得每个嫡长都继承了家业的,足可见这种事……不到最后说不准的。”

“他们斗的那般乱,今日你中毒,明日我刺杀,这种事太多了,不如等等,更遑论我那父王今年又为我多添了两个兄弟,瞧着正是千秋鼎盛,远不到退位的时候。”大宛质子王子说道,“时间还很充裕,不急!”

“这可不好说。”两个老仆叹道,虽一直以大宛人自居,看汉人官员权贵的事同看旁人的,不相干的事没什么不同,可在长安呆了近二十年,看的多了,多少也能生出一些‘富贵转头成空’之感,“这些年我等看到的突然倒的权贵还少吗?小主子……该早做准备才是!”

劝说的话本是自己提的,可话语才出,两个老仆便忍不住再次落泪:道理……谁不知道?他们都知道的道理,小主子会不知道?可准备……拿什么准备?钱财可以靠舞姬赚来,而想要那王位,需要的是兵马,这却是再多的舞姬也无法做到的。

“莫哭!”大宛质子王子看着两个垂泪的老仆说道,“所以我才这般关心这些汉人权贵的斗争,我知晓汉人有句话叫做‘挟天子以令诸侯’,这些权贵一旦在大荣犯了事,混不下去了,便也只能往大荣之外的地方逃,大荣之外,那些西域诸国便是他们最好的藏身隐匿之地。届时捧个傀儡,隐居西域,自是他们最好的选择。而我的身份,毫无母族背景相扶,又和他们这般熟悉……无疑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之一,至于成为傀儡之后的事,那到时再说吧!”

“可那些是坏人吧!”两个老仆闻言忍不住说道,面露忧色,“这些人若不犯事,长安这般的地方……谁愿舍了这么大的家业往外逃?和坏人合作……不就等同是与虎谋皮?危险的紧啊!”

“我也不想同坏人合作,可是好人……哪里需要远离故土?且还是这般繁华的长安?”大宛质子王子摇了摇头,叹道,“有舍必有得,不是每个人生下来便什么都有的,很多时候总是势必要舍弃一部分的。我见长安城这么多贵人,那些事事圆满的……终究是难得一见的。”

窗外的惊雷一道接一道的撕裂天际,看着那乌压压的天幕中闪过的道道白光,听着耳畔隆隆的雷声,大宛质子王子喃喃:“也许……生下来拥有太多也不定是好事,那些人……就是太贪心了。”

“当然,贪心也不定是坏事,可能力不济却贪心太盛却是坏事了。”看着天际那一道道撕裂的雷光,大宛质子王子忽道,“其实……当真没有这个机会的话,我在这长安城开一辈子食肆,做个富贵闲人也是极好的。在长安,虽……离我那权势远了,却是当真逍遥自在,看的都是旁人的起起落落,大喜大悲,自然能平常心对待。可一旦这大起大落上及自身,我怕是也不会这般镇定了。”

当然,他有这等感觉也不是空穴来风的,大宛质子王子笑了笑,对身后两个神情茫然不解,却一向忠诚的老仆说道:“那一日,那位长安府以及大理寺的两位大人走后,可还记得又来了一位大人?他问了……那包厢里几个,”说到这里,这位蓝眼高鼻的西域王子指了指那丝竹声敲的震天响的包厢,道,“他问了那包厢里几个日常在我这里的花销,我将账簿拿给那位大人看了,那位大人看过之后便让我誊抄了一份账簿,将那原本的账簿带走了。”

说到这里,在两个老仆惊愕的眼神中,大宛质子王子笑了:“大荣对朝廷官员并不苛刻,单靠俸禄养得起一家老小的朝廷官员不少,可单靠俸禄要日日在我这里最上等的厢房中买醉,花钱点我这里最美最贵的舞姬花魁作陪,那可不是单靠俸禄养得起的了。”

“不靠俸禄的话难道靠的是家里?那家里的营生出处可干净?若是祖上积攒下的……那祖上钱财的来源可干净?若不是自家里来的话……那些营生又是自哪里来的?靠节省,省出来的么?”大宛质子王子说到这里,摇了摇头,“可那些俸禄……便是一文不花,也省不出这样的金山啊!有些事……傻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