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颖仁气质儒雅喜欢做书生打扮。
这一会在和自己家族中的人商量。
“从皇帝登基之后,到了现在,一直都没礼遇过我们孔氏,更没有召我孔氏弟子入朝为官,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少见,皇帝对我孔氏不待见啊!”
孔颖礼道:“我家乃是儒学根源,皇帝岂能视而不见?”
孔颖义笑道:“皇帝要是不用我家,那就是和天下士林作对,我等争的非是我们的门面,乃是为了士林争门面,如今朝廷中那些人我们也联系好了,只等他们上书,皇帝不会看不到的,必然会让步!”
至于老朱让步之后会不会不爽,他们不在意,只要老朱愿意下旨,表示一下就行,如此他们孔氏的地位就稳固了。
而这一次他们来杭州,上书老朱要给孔子过生日,大家都觉得这是他们代表天下读书人给皇帝的台阶。
只要皇帝顺着台阶下来,意思一下就可以了,不然就是得罪孔氏,得罪天下读书。
后果会很麻烦的!
可他们不懂老朱,老朱马上就要搞教育改,挖的就是孔氏这样的根基,还有那些所谓书香门第的根基。
以后的大梁不许出现什么狗屁的书香门第,老朱在东南以及各州县都开始修建大量的学校,教材也正在研究刊印。
比起儒学,老朱更加喜欢科学,诸子百家的学问不香吗,便是儒学,他喜欢的也是公羊派而不是被阉割了的太监儒学。
老朱对孔氏的态度就是不搭理,你们玩你们自己的,他都不知道,只要自己装死,别人岂能叫得醒自己?
孔氏的人在杭州等了几天,朝廷一点风声都没有。
孔子的生日啊,他们孔氏想搞一下活动啊,皇帝你问问?
孔颖礼马上就去找崔礼,两人有私交,大家一样都是世家出身的人,还是河东老乡。
崔礼道:“奏折我已经递上去了!“
今日崔礼就把奏折递了上去,他拿了孔氏的好处当然要意思一下。
崔礼之前就和孔颖礼说好,他可以帮忙说一下,皇帝会不会有所表示那可不保证。
为了一个孔氏恶了皇帝,可不是什么好事。
孔颖礼道:“陛下看了么,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!”
崔礼笑道:”陛下国事何等繁忙,未必就看了,你们等等再说,如今朝廷的事情太多,我都忙的脚不着地,何况陛下,多少事情要等着陛下绝断啊!”
就你家的事情是事情?
你们一家吃孔子的红利上千年,还不够么?
真是贪心没够。
其实换成自己是孔氏的人,崔礼也愿意继续吃红利。
想了一下,见孔颖礼确实着急,崔礼道:“其实吧,你们写奏折陛下未必会看,还不如直接送女子呢,你家没有女子么!’
“岂有此理,我家是圣人苗裔啊,这等有辱斯文的事情岂能做!”
“呵呵,我便是说说而已,当不得真的!”
不送女人!
你们还想成事?
当真是对皇帝一点都不了解,孔家的嫡亲小姐姐,说不定皇帝就很有兴趣玩一把呢,矜持什么啊。
眼巴巴的上门找皇帝要好处,还不愿意放下身段,就这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