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1章 三不朽(2 / 2)

就是说叔孙豹认为范宣子的情况,只能算是“世禄”,并不是“不朽”,只有好像鲁国已故大夫臧文仲那样,就算已经逝去多年,其言论依然被世人谈论,在各诸侯国之间流传,这才算是“不朽”。

而臧文仲的这种“言不朽”,还只是最低层次的,其上还有“功不朽”这个层次,最上面还有“德不朽”这个最高层次,如范宣子这种宗族得保、香火不绝的情况,并不能说是“不朽”。

这是历史上首次对“三不朽”的记载,后世唐代经学家孔颖达(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,孔子第31世孙。)在《春秋左传正义》中对德、功、言三者分别做了界定:“立德谓创制垂法,博施济众;立功谓拯厄除难,功济于时;立言谓言得其要,理足可传”。

这算是学术界对“三不朽”的引申解释,不过后世对“三不朽”最简单通俗的解释就是,“立德”是指道德操守而言,“立功”乃指事业功绩,而“立言”指的是把真知灼见形诸语言文字,著书立说,传于后世。

然而皇帝这种“职业”,操控人心、平衡各方势力的权术方是关键,要说“立德”的话,根本就是不可行的,看看宋襄公高举“仁义”大旗以致国力衰败此例子就知道了。

而“立言”的话就更不可取了,皇帝日理万机、协调阴阳,又如何有充足时间钻研学问、著书立说以流传于世呢,最多就是像明成祖朱棣命人编纂《永乐大典》、清高宗乾隆皇帝命人编纂《四库全书》那样,打一个擦边球而已,但是世人尽知,此两本巨著并非皇帝所写,所以也难以称为“言不朽”了。